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是: 首页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正文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诚邀全球青年才俊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一、项目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 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1. 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为:反应与分离、新型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能源及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绿色化学新工艺与产品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精细化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化工学科前沿领域;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1)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3)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支持待遇

在申请阶段,学校及学院将提供专业的申报服务,“一对一”指导,业界大咖保驾护航,申报团队全程跟进,贴心服务,确保“无忧申报”。

申请人成功入选后,将获得以下支持:

1.高位起步 绿色通道

给予事业编制正高教职,菁英教授岗位,开通直聘博导绿色通道,授予博导资格。对于进入海优会评暂未通过者,学校提供“北洋学者英才计划”事业编岗位的绿色通道;入选海优后补齐相关引进待遇。

2.收入丰厚 支持

长效提供具有高竞争力的薪酬,并配套充足的安家费和科研经费。首聘期结束后继续提供长周期薪酬支持,助力教师在稳定周期中冲刺更高平台,后续亦可按学校晋升通道,持续拓展发展空间。

3.有力团队 稳健护航

入职首年即给予研究生招生指标,首聘期内硕/博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学校全额支持招收2名博士后;尊重发展意愿,引进人才可自由选择加入团队或独立发展,平台资源同样保障。

4.优质教育 全龄守护

配有优质的附属幼儿园、小学及中学。

5.宜居安心 医疗无忧

学校为引进人才提供北洋园、卫津路双校区周转住房,生活配套完善,双校区均有地铁直达,出行便捷。依托优质附属医院资源,为教职工及家人提供全面医疗保障,守护健康,保障幸福生活。

6.高考沃土 成就未来

天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优势凸显,是全国三个高考自主命题城市之一。

四、申报方式及说明

意向申报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人事处邮箱:xingchang@tju.edu.cn;chenjialin@zitju.cn,邮件主体样式为:2025年度海外优青(新增批次)+姓名+专业。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

与学校达成引进意向后,我们将与您一道,按照年度项目指南要求,填报提交申请材料,并提供推荐后全方位跟进服务。

学院联系人:邢老师、陈老师

学院联系电话:+86-022-27401999

学院联系邮箱:xingchang@tju.edu.cn;chenjialin@zitju.cn

学院地址:天津市津南区海河教育园区雅观路135号50教学楼A204

五、单位简介

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具有悠久历史,早在上世纪20年代,其前身北洋大学就设立了工业化学讲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七所大学的化工系并入天津大学化工系。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实现“五连冠”,三次通过IChemE最高级别的专业认证,连续六次获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唯一)。天津大学化工学科在2024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第28位,在软科排名位列世界第二。学科秉承“坚持一流标准、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的发展理念,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天大化工不断汇聚培育一流师资,促进化工行业发展,推进化工高等教育改革,作育面向未来的一流化工人才。

1、面向化工未来,培养一流人才

学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兄弟高校,连续六次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领衔化工类专业新工科建设,形成“新时代化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联合创办中国大学生 Chem-E-Car 竞赛,天津大学学生分会连续四届荣获 AIChE 全球杰出学生分会奖。化工学子在全国“挑战杯”、中国“互联网+”大赛等比赛中斩获佳绩。

2、坚持“四个面向”,加快科技创新

学科在传质与分离领域特别是精馏和结晶技术方面居全国主导地位,在绿色化学新工艺与产品工程、新型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能源及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等化工学科前沿领域形成明显优势,建设有2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3、深化国际合作,拓宽发展格局。

学科通过IChemE最高级别专业认证,成为中国化工首个通过国际专业认证的学科,IChemE认证委员会三届主席赞誉天大化工“带动了中国化工教育的改革,是世界上最好的化工之一”。学科积极探索并推进外国留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招收了来自六大洲57个国家的近500名国际留学生,形成国际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近五年,举办23次国际会议,与爱丁堡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科莱恩、阿斯利康等国际大公司建立合作,签署了20余项校、院级国际合作协议,建立了9个国际联合基地(中心)。



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