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25年天津大学一百三十周年校庆和天大化工学科百年华诞,化工学院大型仪器测试平台将于2025年5月22日(本周四)上午9点举办“原位球差电子显微技术应用论坛”,欢迎各位老师及研究生参加。地点:天津市津南区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化工学院50-A223谢克昌报告厅。

报告嘉宾介绍

玄伟东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凝固科学与技术分会理事。主要从事高温合金叶片制备和磁场下金属凝固组织控制方面研究。目前已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横向项目10项,项目总经费近3000余万元。在冶金和材料领域的权威期刊Corrosion Science、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B,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担任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Materials and Desig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安长华 教授
天津理工大学
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和固废能源化、肥料化及其新材料制备研究。近5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被包括李玉良院士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引用与高度评价,代表性工作被评价为“有效策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Angew.Chem.、Adv. Energy Mater.、ACS Catal.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0篇,出版1篇英文专著章节,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以第一获奖人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入选天津市特聘教授计划、天津市优秀工程专业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郭燕萍 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主持了院重基金“高可靠性辐射仿真技术及平台研究”项目,本人长期从事辐射仿真及加固技术研究,团队开发了单元级、电路级单粒子仿真方法,形成仿真软件2套,开发了多套抗辐射SOI工艺单元库,为国内首个自主高可靠SOI工艺设计平台提供IP库数据支持,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02专项,173项目,重点部署,应用推进等多个重要科研项目及课题研究,在抗辐照模拟仿真和单元加固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发表论文2篇,申请专利二十项,已授权6项。

吉科猛 副教授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英才计划特聘研究员、青年骨干教师,博士生导师;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2018),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博士(2014),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主持国家、天津市及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围绕纳米多孔功能材料的设计研制及其在电化学储能以及催化领域的应用,迄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Nature Conference口头报告2次、墙报展示1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等。特别地,(1)发明双层石墨烯泡沫碳,阐明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基元电化学储锂-储能机制,并提出石墨间层质心插入(ICIC)理论模型;(2)发明蜂巢碳质框架(OMGCs)功能材料,提出石墨烯碳在金属盐特定晶面上的低温形成-生长机制;(3)发明基于中性电解液的合金电化学腐蚀(NSEDA)技术,提出集成式一体化电化学储能电极(IMEs)设计思想;(4)发明一系列具有三维有序大孔结构的集成式可见光响应型催化剂,揭示不同有机小分子的催化(竞争)降解机制等。此外,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eScience青年编委,以及Nature 系列、Advanced Materials系列、PNAS等学术期刊审稿人等。

王永胜 副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先进涂层制备技术及微观结构表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等多项课题,第一/通讯作者已在Acta Mater.,Mater. Today Phys., Trans. Nonf. Met. Soc. Chin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山西省“三晋英才”青年优秀人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第一届青年编委、《材料工程》及《航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等。

侯华明 正高级工程师
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工业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与开发、催化剂结构解析、催化剂结构先进表征方法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聚焦费托合成初级产物的高值转化。针对费托合成初级产物(如α-烯烃等低值组分)的利用难题,通过构建分子筛催化剂和精准活性位点设计,开发定向催化转化技术,实现其高效转化为醛等高附加值化学品。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挑战计划”项目、市级“重点研发”等项目多项,在Nature、Nat. Catal.等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