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晓艳 图片由张鹏提供)4月20日,天津大学的博士生张鹏得到主办方确认,将受邀于今年6月份参加在德国林岛举行的2015年第65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他也是天津唯一一名获此机会的年轻人。
张鹏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此次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是受中德科学中心的邀请。中德科学中心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共同设立,目标是支持中德两国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的科研合作。张鹏是此次中德科学中心在全国邀请的30位生理学/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代表之一。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自1951年开始至今已有64年的历史,在每年6月底到7月初,诺贝尔奖得主便聚会林岛,自2004年起中国大陆的博士生代表开始受邀参加大会。

是科研达人更是生活的智者
1987年出生的张鹏阳光帅气,还曾是天津大学第十三届“学生科学奖”得主。他在2010年获得免试保送推荐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在科学研究上,张鹏迄今已经参与国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篇,总计影响因子为139.349,申请专利14项,其中3项已经授权。
尽管在科研上成绩优异,但张鹏实验室外的世界同样精彩。本科时,除了本专业,他还兼修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并获得工学及管理学双学士学位。此外,他还是游泳健将、轮滑高手,喜欢唱歌还弹得一手好吉他,2008年时张鹏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我喜欢尝试,探索未知的领域,我相信一位成功的学者,亦是一名生活的智者。”在张鹏的世界中,生活同样精彩。
丰富的海外交流经历为他加分
在天大求学的这几年,张鹏还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他曾作为天津大学四名优秀学生代表与之一,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学子一同前往日本的东北大学与来自伯克利、丹麦技术大学等世界高等学府的学生和各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当今全球前沿科技,并做为中方代表做重要报告。他还曾率队赴新加坡参加《中新大学生互访交流计划》;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的马里兰大学求学一年多,在此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科研表现受到美方课题组教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国外研究经历拓展了他的眼界,也更坚定了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信心。
他要面对面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交流
因为出色的科研成绩和丰富的海外交流经历,张鹏在全国众多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参加了今年4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全英文面试。面试中,面对中德专家组成的面试组,张鹏在自己的人工光合成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并最终获得了此次赴德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机会。
“首先和我同去的国内的这30名青年科研工作者都是非常优秀的,和他们在一起交流,本身就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让我期待的是和世界最顶级科学家的交流,这可以增进我对整个科学领域的了解,也可以让我从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身上学到科学精神。”张鹏说,除了学习和交流之外,他还希望借此机会和德国的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尝试一些其他领域的研究,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些。
现在,张鹏正在积极了解此次参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领域,寻找一些自己想要交流的话题,在未来和这些科学巨匠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