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天大化工学科百年之际,5月16日-18日,第十四届中国工业结晶科学与工程技术年会在天津隆重召开。此次盛会由天津大学主办,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结晶科学与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联合承办,开启又一场隆重盛大的“天大化工学科百年百场高峰论坛”。会议旨在为国内工业结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共同研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开幕式由会议主席、天津大学龚俊波教授主持。

这场以“聚焦新质生产力,面向高端化学品与功能晶体材料的重大需求,发展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的工业结晶技术与先进装备”为主题的学术盛会,不仅承载着天津大学“兴学强国”的红色基因,更以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为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从北洋大学堂‘实业救国’的呐喊,到新时代‘教育强国’的使命担当,天津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站在130周年历史新起点,天大化工人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使命,将论文写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领域。他指出,本届年会聚焦的工业结晶技术,正是天大化工学科瞄准“卡脖子”难题、服务高端制造业的生动实践,多项成果直接服务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战略产业,彰显了“天大担当”。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范晓彬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工业结晶技术是化工新材料高质量发展的‘芯片’,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自主研发的连续结晶装备与智能控制系统,使我国在高端化学品领域彻底摆脱对进口技术的依赖。”

历经四十五载春秋,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始终秉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与全国科研院所及产业界同仁协同攻关,在新型结晶工艺开发、智能结晶装备研制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持续推动我国工业结晶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值此行业盛会之际,与会专家及产业代表围绕技术前沿与发展战略展开了深度研讨,形成了多项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与技术路径规划。结晶中心将系统梳理会议成果,充分吸纳各界真知灼见,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智库平台。2025结晶年会还特别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环节。青年学者代表走上台来,从主力团队手中接过接力棒,象征着“从跟跑到领跑”的创新精神薪火相传。正如年会主题报告所强调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天大化工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科技力量。”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推动我国工业结晶领域的创新发展,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联系,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借助年会契机,携手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这所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百年学府,正以化工学科为先锋,在科技创新主战场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天大答卷”。这场学术盛会的精神传递,将如天津大学“兴学强国”的征程一样,永不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