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大学化工学科迎来百年华诞。值此契机,我们推出“百年故事-足迹”特别策划,讲述化工学子走出校园以后的成长故事,分享校友在不同领域的奋斗历程,展现天大人“兴学强国”的使命担当,激励新一代化工人接续奋斗。
郑东,1988级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化工学院1992届杰出校友。1996年开启创业之旅并投身风险投资领域的郑东,始终怀着回馈社会的热忱之心。多年来,他通过捐赠等多种形式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向天津大学捐赠超1亿元,涵盖图书馆建设、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关键板块。2025年,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之际,他再度捐赠100万设立天大化工学科百年发展基金。但郑东的公益贡献远不止传统捐赠这么简单,他正积极探索如何以企业为载体,创新公益模式,服务社会大众,让更多人受益。

郑东作为独立投资人,在三十年的投资实践中深刻意识到资本的社会属性,财富是有社会责任的。因此,他尝试投资创办公益性与商业性相融合的实体。即实体公司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全体员工幸福工作为前提,实现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为社会的绿色就业服务,让企业行为具备社会公益性基因。
通过对国内外的深入考察,郑东确定了对生命健康具有神奇功效的果用、食用仙人掌产业为主方向,创办了中美墨(海南)仙人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亚洲最大的仙人掌产业园,实现了仙人掌产业在中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链即种植、生产、健康养生等的循环生态。该企业不仅填补了国内高附加值仙人掌产品市场的空白,更是郑东探索公益创新模式的重要实践平台。
郑东通过实体企业让公益价值最大化,依托企业,他推出了“全国百人健康支持”活动,“关爱高龄老人健康”方案等,致力于为国人的生命健康服务。同时,他在大力推广高健康价值的仙人掌产品过程中,也为当地的种植户提供了就业机会,让绿油油的仙人掌成为村民致富的“绿金子”。这是郑东在创新公益与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的创新性的一步,以后还会进一步在食品安全、智慧农业等方向做出新的尝试。
1
求学时光:埋下理想火种
1988年,郑东考入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早在高二时,他所在高中的高考状元报考天津大学,就令他对这所学校印象深刻。在他高考毕业时,恰逢天津大学与中石化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天大化工。

在校期间,《化工原理》授课老师柴诚敬严谨的作风、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执着科研的精神,给郑东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柴老师的人格魅力对我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更在为人处世方面为他树立了榜样。郑东还曾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任职期间积极组织各类艺术类活动,如合唱团、周末舞会和电影欣赏等,以缓解同学们的学业压力。这些活动的组织,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也极大地锻炼了郑东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在杨志祥老师的教导下,郑东思想不断进步,成为这一届首批发展的学生党员。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在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得以具象化体现,影响着郑东的成长。他在学习和学生社团工作之间平衡得很好,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主张为学生们做实事,这些经历都为他后来的人生发展埋下了理想的火种。
2
立业征程:践行化工担当
大学毕业后,郑东先后就职于国有大型企业和大型商业企业。1996年,投身风险投资领域。他十分注重独立思考,每天会花四个小时认真思考。天大化工学习的积累,让他学会从本质出发解决问题,他认为投资同样需要这种客观思维。
2019年,面对国内食用仙人掌产业链的空白,郑东投资了仙人掌项目——中美墨(海南)仙人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发展过程中,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渊源深厚,种植基地联合天津大学等高校,组建了国内一流的产品研发团队,着力研发更多仙人掌产品。他主导投资的仙人掌项目落地海南,成为行业佼佼者。

郑东积极创新公益,将企业经营与公益深度融合,以服务社会、维护健康为宗旨。他通过产品研发推出健康食品,传播健康理念。在他看来,运用企业方式做公益,借商业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比单纯捐赠更具持续影响力。多年来郑东持续回馈母校,自2010年起,他捐资设立“郑东校友创新助学金”,至今已助力2000余人次完成求学梦想。受助学生在校期间组建了“郑东爱心社”,坚持投身支教、志愿者等公益活动,传承公益精神。2014年天津大学120周年校庆、2024年130周年校庆启动之际,郑东累计捐赠1亿元教育基金,用于支持新校区图书馆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

郑东图书馆

郑东报告厅
2025年,恰逢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郑东捐赠了100万元的天大化工学科百年发展基金。
3
薪火相传:寄语青年学子
“人生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这是郑东对学弟学妹的肺腑之言。他认为,生涯规划要长远考虑,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被眼前的热点或社会短期躁动所干扰。要打牢基础,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同时,要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和世界的需要,以此为导向培养自己的能力。化工学子要有创新精神,紧跟时代脚步,不拘泥于过去。
在学科未来发展方面,他希望天大化工学院能够加大对优势学科的资源倾斜力度,扩大优势。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在发展优势学科的同时,其他学科也能齐头并进。在人才引进上不拘一格,用特殊机制,突破人才待遇的天花板,吸引更多杰出人才。


郑东返校与学弟学妹们交流
郑东校友多年来全力支持母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以自己的人生经验,指引着天大化工学子的人生方向。他在商业成功与公益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天大人的责任与担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天大学子奋勇向前。郑东用他的经历证明:化工人的理想,可以是一粒种子,在实验室萌芽,在商业与公益的融合中生根,最终长成惠及家国的森林。